中华印刷

元代的印刷(1260-1368)

公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遵用汉法,改革旧制,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设京城于大都(今北京),1276年灭南宋,使中国又出现统一局面。1368年元朝灭亡,共一百余年。

在中国印刷史上,元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继承了唐宋以来印刷的优良传统,而且有新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出现书籍的双色套印和包背装,由几个学校联合分工刻印大部头书,是印刷史上的新形式,它可以集中力量快速出书。由于国家的统一,使印刷术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通过与西方的交往,将中国的印刷术,逐渐由中东、北欧传到西方。

一、政府印刷

元代政府的兴文署、广成局、国子监等机构,都从事印刷活动,据《元史》记载,「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立兴文署,召工刻经史子板」,首先刻印的是《资治通鉴》。人员设置是:官三员、令一员,函三员、校理四员、楷书一员、掌记一员、镌字匠四十名、作头一,匠户十九、印匠十六。由于京城的刻印技术力量不足,很多政府的书,都拿到杭州刻印。其中最着名的是《辽史》和《金史》两部书。

二、学校印刷

元政府重视教育,除着名的八大书院外,各级地方政府也都办有学校,这些书院和地方学校有一定的田产,可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刻印书籍。因此,元代学校刻印书籍十分活跃。

学校刻印书籍最着名的是杭州西湖书院,它是在原南京国子监的基础上建立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起开始刻印书籍,第一项工程,就是修补南宋国子监所存书版。共约120种。从事刻版工匠92人,补刻缺版7,893块,字数为3,436,000多。用粟1,300石,用木930株,以后又新刻了《国朝文类》和《文献通考》等书。学校印刷最活跃的是今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地。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多所儒学联合刻印一部书,如庆元路儒学联合附近七所儒学分工刻印了一批书籍,计有《玉海》(刻版4474块,工价用钞763锭),《 困学记闻》231块版,以及《辞学指南》、《诗考》、《诗地理考》、《汉书艺文志考》、《通鉴地理通释》等14种王应麟的书。另一刻印大工程是,江东八路一州儒学联合刻印《十七史》。为了使各校刻印的书籍风格统一,他们制造了统一的版式。这种联合刻印,加快了出书速度,是一大创造。

三、纸币及有价证券印刷

元代初年,政府就开始印造发行纸币。其发行量和发行地域,大大超过以前各代,除印造发行纸币外,还在户部下设立印造盐茶等引局,负责印造盐、茶、矶、铁等引的有价证券。

中统元年(1260年)政府就先后在京城和各地方设置了负责管理纸币印造、发行、兑换检认伪钞,回收昏钞等机构,中央的印钞机构称印造局,印造交钞库及印造定钞库等。宝钞总库为存贮发行机构,其他的纸币发行机构称行用库。为了防止伪造,还制造了严格的法律。礼部还在大都设有白纸坊,专门制造印钞用纸。

元代发行的纸币有中统钞和至元钞。中统钞,从中统元年(1260年)起印造发行,面值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一贯、二贯等九种。至元通行宝钞,始印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票面值有文值和贯值等十一种。中统、至元两种钞币同时使用。只是比价不同。至大二年(1309年)又印造一种“至大银钞”,但使用时间不长。元代的纸币管理比较严格,在较长时间信誉较好,到元后期,特别是至正年间,由于大量发行,使纸币严重贬值,而伪造现象更是屡禁不止。元代的纸币印量很大,肯定需设立较大的印钞作坊。

四、民间印刷

元代民间印刷业遍及全国各地,和两宋相比,地域分布更广,一些偏远地区,也有印刷的记载。印刷业最为发达的是今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等地。特别是建阳、杭州、平阳等地,集中了更多的印刷作坊。

  1. 平阳民间印刷
    平阳为今山西临汾一带,从北宋开始,这里就有民间印刷,金代这里是北方重要的印刷基地。元代以来,这里的印刷业仍持续发展,印刷作坊有几十家。其中多数是金代就开业的老字号。着名的作坊有晦明轩张存惠,曹氏进德斋,刘敏仲等。平阳刻印最大的工程是刻印于玄都观的《玄都藏》,约7800余卷。
  2. 杭州民间印刷
    杭州及附近一带是古代印刷业最发达的地区,而且以刻印精良而闻名全国,进入元代后,这里的印刷业仍居全国之首,由于政府的重要书籍拿到杭州刻印,更促使了这里印刷业的发展。民间印刷作坊最着名的有:南经坊沈二郎、睦亲坊沈八郎、勤德堂、沈氏尚德堂等。他们所印书籍出现了新的品种,即戏曲,故事等书,这是宋代版本中所少有的。流传至今的有七种戏曲本,例如: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赴会》,尚仲贤的《尉迟恭三夺槊》、王伯成的《风月紫云庭》、《李太白贬夜郎》,以及《霍光鬼谏》、《辅成王周公摄政》、《小张屠梵儿救母》。这些版本都冠以《古杭新刊》,未载何家所刻。
  3. 建宁民间印刷
    建安的印刷业起源于宋代,到元代,这里的印刷业又有所发展,有记载的书坊四十二家,成为当时全国印书量最大的地区。建宁书坊分布于建安,建阳两县,尤以建阳的崇化、麻沙两镇最为有名,建安书坊以余氏、刘氏、虞氏、詹氏、蔡氏等家印书量最大。崇化余志安的勤有书堂,不但刻书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建宁刘氏、建安虞氏等都是南宋以来的老字号,进入元代以来,刻书印刷量仍很大。建安叶日增的广勤书堂,是元代兴起的一家印刷作坊。所刻印书籍以医学类为主。
  4. 其他地区民间印刷
    元代民间印刷业除以上三地外,在其他地区也分布着一批民间印刷作坊。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尤其是今江苏、江西、安徽,印书的数量也很大。今湖北、湖南一带,元代的印刷业也有所发展。元代印刷业发展的另一特点,是逐渐向边远地区传播,在今新疆、西藏、甘肃、宁夏等地,也有印刷的记载。

五、宗教印刷

由于政府的倡导,元代的佛经印刷也很活跃。南宋开始雕印的《普宁藏》和《碛砂藏》,到元代仍继续进行。《普宁藏》刻印于杭州路余杭县白云山的大普宁寺,南宋末期开始筹备,设立刊经局,但正式刻印工作,是从至元十二年(1275年)开始,到泰定元年(1324年)全部刻印完成,共560函,5,368册,为经摺装,刻印于平江府碛砂、延圣院的《碛砂藏》,有一半工程是在元代完成的。元代还刻印过蒙古文、藏文、西夏文的佛经。证明了元代印刷应用的广泛。

六、元代印刷技术发展

元代的印刷技术,在继承两宋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元版书的质量
    总的来说,元版书的刻印质量与宋版不相上下,有的精品还超过宋版,政府刻本和一些私人刻本,代表了元版书的水准。建阳、杭州的坊刻本中,也有刻印精美者。
  2. 元代刻本字体
    元版书的字体,除继承宋版,多用颜、欧、柳等名家书体外,选用当时书法家赵孟俯书体刻版,成为一种风气。
    元版字体的另一特点是出现行书和草书,而草书多用于书后的评记。
    在印刷品中使用简体字,起源于元代。这多见于坊刻本戏曲,话本中。
  3. 元版式及版面装饰
    元代书籍的版式,仍继承宋代风格,而最大的改革,是在书籍的封面版式,特别是建宁坊刻本中,有的刻有和书内容相关的插图,有的除刻有书名外,还有刻印者名称、年代,以及广告宣传性的文字。最早带有插图的封面是建安书堂,刻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的《新全相三国志平话》,至治年间(1321-1323年)建安虞氏又刻印了一套平话,封面都有插图。除平话外,其他书籍的封面,也十分重视其版式的装饰性和宣传效果,如翠岩精舍刻印的《广韵》的封面,这种封面形式的改革,说明印刷书籍在销售流通方面的需要。
  4. 书籍的双色套印
    多色套印技术,起源于宋代,只见于记载,未见实物。应县木塔发现的辽代印刷敷彩佛像,是先印图象轮廓,再手工涂彩。现存最早的朱墨套印本,为元至正元年(1341年)中兴路资福寺刻印的《金刚经注》。
  5. 书籍的装帧技术
    元以前的书籍装帧形式,经历了卷轴装,经摺装和蝴蝶装。包背装则是在元代兴起的一种新的书籍装帧形式。包背装与蝴蝶装的折页方法正好相反,它是印刷面向内摺叠。中缝边是外书口,空白边为订口,按书页顺序配页后,撞齐,再用纸捻穿订牢固后,裁切订口边,再贴书皮,最后裁切上下书口,即为成品。包背装起于元初、中期后,则普遍使用。它为后来的线装提供了经验。在元代文献中还记载有装订浆糊的配方。如元《秘书监志》卷六,载有表背匠焦庆安的配方,内有打面糊物料为:黄蜡、明胶、白矾、白芨、藜蒌、皂角、茅香、藿香、半钱,白面五钱,硬柴半斤,木炭二两。这里包括了粘合剂,防腐剂和芳香剂三部分,证明当时的装订用料已十分考究。
pgcp55.jpg (30367 bytes) pgcp56.jpg (27987 bytes) pgcp57.jpg (25688 bytes) pgcp58.jpg (27756 bytes)
附图55. 《宋史》(元至正元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 附图56. 《文献通考》(元泰定元年(1324)西湖书院刻本) 附图57. 《至元钞》 附图58.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平阳张存惠晦明轩刻本)
pgcp59.jpg (28093 bytes) pgcp60.jpg (35597 bytes) pgcp61.jpg (28082 bytes)
附图59. 《大方广佛华严经》(元京兆府龙兴院刻印) 附图60. 《普宁藏》(元杭州大普宁寺刻印) 附图61. 《稼轩长短句》(元大德三年广信书院刻本,仿赵孟俯字体)
pgcp62.jpg (31834 bytes)
附图62. 《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建安虞氏刻本,封面有插图))

附图63. 《金刚经注》元双色套印本

[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